2025年8月,中国证券市场在政策托底、资金回流与科技成长主线共振下,呈现“先扬后稳、成交活跃、结构分化”的特征,主要脉络如下:
一、核心指标
上证综指 月中突破3,700点,创近十年阶段高位,月末虽因外围扰动与获利盘回吐出现震荡,但整体仍录得月内正收益。
A股总市值 首次突破100万亿元(104.2万亿元),环比+9.79%;流通市值94.5万亿元,平均市盈率升至22.14倍,显示估值与流动性同步改善。
成交持续放大:8月日均成交额逾1.2万亿元,北向资金单月净流入超600亿元;港交所口径,8月港股日均成交2,791亿港元,同比大增192%,反映内外资活跃度同步提升。
二、政策与资金环境
政策利好密集:优化交易制度、降低交易成本、鼓励长期资金入市、支持回购注销与分红等“组合拳”出台,形成底部预期。
宏观背景:8月末外汇储备3.32万亿美元(环比+299亿),央行连续第10个月增持黄金,为人民币资产提供稳定锚。
资金结构:南向资金全年累计流入港股近9,000亿元,8月重点加仓互联网、汽车等成长方向;ETF方面,中证500、上证50获净申购,科创板、芯片类ETF出现止盈流出。
三、板块与热点
1. 科技成长领涨。半导体、AI算力、光模块、CPO、F5G等概念全月强势,龙头个股频创新高;电子行业市值单月+27%,市值占比首次超越银行居首。
2. 顺周期与防御 。钢铁、有色受益全球定价与基建预期,月内涨幅居前;非银金融、银行作为低估值红利板块,在震荡阶段发挥护盘作用。
3. 消费与医药。 白酒、旅游、教育等消费细分出现底部修复,但医药生物因医保谈判临近而表现分化,创新药械龙头相对抗跌。
8月行情以“成交放量、科技领涨、估值修复”为主要特征,政策友好与长线资金入市奠定“慢牛”基础;短期需警惕外部扰动与内部技术性调整,但市场中长期上行趋势未改,结构性机会仍丰。
特别声明: 以上所述,非投资建议,请勿照此投资,亏损自付。文章索引数据可能有错漏,仅供参考,请以官方网站公告为准。股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
